上周三中午时分,90岁的江老伯独自乘公交车专程来到广州市海珠公证处,向公证员肖志英及公证员助理施维维送上锦旗,对公证人员贴心服务、上门为其患病行动不便的老伴办理免费遗嘱公证表示感谢。
前段时间,公证员助理施维维通知预约登记免费遗嘱公证的江老伯夫妇可到公证处办理时,老人家表示他的老伴因患病在家已经40多年,行动不便平时基本上没有出过门,非常害怕与外界接触,希望公证人员能上门为其办理。经办公证员肖志英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立即致电与江老伯进行沟通,认为符合上门办理的条件,决定安排时间上门并着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10月17日下午,公证员肖志英及助理施维维到老人家的居住地沙园为他们办理公证。江老伯虽年届九十但思路清晰行动敏捷,其妻子曹婆婆因长期没有与社会接触,办理过程中对一些程序性的询问不适应、不理解,于是公证员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询问及解释,让老人家感到气氛轻松不再紧张。录音录像过程顺利完成后,两位老人家对公证人员非常感激连胜道谢,表示终于了却心愿、放下了心头大石。
海珠公证处自去年11月1日开始至今年6月30日连续八个月为七十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是首批主动申请参与此项活动的公证机构之一。统计至6月30日,在海珠公证处预约登记的免费遗嘱公证共3862件,目前已基本办结,近期加紧做好相关的收尾工作。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公证人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为老人提供优质公证服务,不因为免费而有所怠慢,相反更加热情、细心、体贴。在工作满负荷的情况下,仍坚持为申请免费遗嘱公证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不因为登记的量已很大或公证人员很忙而拒绝一些患病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要求。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海珠公证处在活动期间采取有效措施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一是设立免费遗嘱公证专窗。每天安排公证员专人负责免费遗嘱的咨询、登记、预约。专窗特意设在4号窗,位置离电梯口最近、最显眼,以方便老年人。
二是改造叫号系统。系统管理员加班至深夜在叫号系统专门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遗嘱公证”开辟绿色通道,《广州日报》曾对此事进行过报道。
三是贴心服务,为办理免费遗嘱的老年人提供老花镜、助听器等辅助工具。考虑到冬季老人家等候时坐在大厅的凳子上会冷,专门赶制了一批座垫,使老人家感受到舒适和温暖。
四是加班加点办理免费遗嘱公证。因为到公证处申请免费遗嘱的老人非常多,同时还要接待其他当事人、办理其他公证事项,为了避免已登记的免费遗嘱出现积压的现象,公证人员加班加点去消化,周六上午仍坚持为老人提供免费遗嘱公证服务。
五是坚持为申请免费遗嘱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虽然海珠公证处免费遗嘱公证登记的量很大,公证人员没有拒绝一些患病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的要求。公证人员说:“真的不忍心去拒绝,宁愿辛苦一点下了班再去。”有段时间,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都慕名要求海珠公证处的公证人员上门办理,工作压力徒然增大,但全体公证人员紧密配合,热心服务加班加点毫无怨言。92岁的付婆婆因病住在白云区的一五七医院,很希望能上门为其办理免费遗嘱公证。付婆婆的家人来到海珠公证处寻求帮助,后来公证人员到医院为其免费办理了遗嘱公证,满足了付婆婆的心愿。
海珠公证处主动担当、热心服务老人的事迹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段时间曾出现新闻媒体扎堆前来采访的情况,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很多媒体都对海珠公证处热心为老人提供免费遗嘱公证服务的情况进行了正面的宣传报道。在开展免费遗嘱公证服务的过程中,海珠公证处公证人员以优质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口碑。黄女士带着父母的嘱托专程来到海珠公证处,将一面印着“关怀体贴 爱人如己”的锦旗送到两位女公证人员手中,对她们耐心细致、体贴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黄女士还握着处领导的手说:“我父母均已100岁了,听力不好行动不便。你们上门办理不厌其烦,还是免费的,真真正正在为群众办实事,非常感谢你们!”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由于优质贴心的服务,慕名到海珠公证处办理业务的群众越来越多,群众送来的锦旗及表扬信也越来越多,频频更新的“锦旗墙”已经成为海珠公证处办证大厅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