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信息时报记者深入市民黄女士的家庭,了解公证人员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案例,以点及面报道免费遗嘱公证活动的有关情况。去年3月,海珠公证处公证人员曾上门为黄女士的父母办理免费遗嘱公证。两位老人均年近百岁听力不好,公证人员耐心细致热心服务,费了很大功夫终于顺利办理公证,满足了老人家的心愿。在这次采访中,黄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在办完公证后不久就离开人世,多亏公证人员热心上门服务,使老人家不留遗憾。黄女士表示,当时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要求公证人员上门,想不到很快就有了答复并顺利办理,既专业又贴心还是免费的,这样的公证服务真是没得说的。记者尝试着使用“传声筒”和老人家沟通,老人家说公证处服务“很好”。
前段时间,海珠公证处在长达八个月为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的活动中,共免费办理遗嘱公证3862件。公证人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不断改进服务措施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为避免已登记的免费遗嘱公证出现积压现象,公证处整合内部资源,集中力量、统一调配、合理安排,公证人员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办理,并主动为患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受到群众好评。上述公证人员热心服务的例子只是众多公证故事中的插曲而已。
事件回放:
一、关怀体贴,爱人如己
2017年3月27日下午,黄女士带着父母的嘱托专程来到广州市海珠公证处,将一面印着“关怀体贴 爱人如己”的锦旗送到广州市人大代表、海珠公证处办公室主任、公证员肖志英和工作人员小周手中,对她们耐心细致、体贴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黄女士还握着海珠公证处领导的手说:“我父母均已100岁了,听力不好行动不便。你们上门办理不厌其烦,还是免费的,真真正正在为群众办实事,非常感谢你们!”
二、上门办理免费遗嘱公证的趣事
见过“传声筒”吗?2017年3月3日,广州市海珠公证处公证员肖志英与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家办理遗嘱公证时就试用了一下,据说效果还不错。 为什么会有这个“传声筒”呢?原来要立遗嘱的两位老人家都差不多100岁了听力很差。为了便于平时的沟通交流,他们的子女特制一个传声筒。公证员已经带了助听器过来,但老人家说不用,让他们对着传声筒讲,公证员就尊重老人家的习惯,试着用这个传声筒顺利完成了问话等过程,顺利办理了公证。
上一篇:“元旦”放假通知
下一篇:中科院院士重病立遗嘱,海珠公证处派员上门办理